4月2日,海洋学院党委开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不移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办学方向前进”主题教育,组织全体党委委员、各教工党支部书记、支委、思政辅导员、团学联学生代表参观闽大校史与应用型办学成果展。
学院院长林棋认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习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重要讲话为指导,紧抓“十四五”时期的重要转型发展期和战略机遇期,积极融入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海上福州”建设蓝图,遵循“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和“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坚持以海洋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强化学科特色和优势、优化专业布局,依托海洋资源功能材料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材料与化工学科)、海洋测绘与海岸带资源环境监测与修复(测绘与地理学科)等优势学科,进一步构建与海洋产业高度关联的学科体系,服务于福建省、福州市海洋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育海洋学科优势、特色,加快推进“海洋科学与技术”高原学科建设,将海洋学院建设成海洋特色明显、多学科融合的海洋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党委书记颜永明强调,作为教育者,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三全育人,把总书记对大学生的希望和期盼转化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动力源泉。二要做好思想引领工作,言传身教,培养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道德高尚的人,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三要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结合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产教融合,打造特色专业,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助力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海洋学院地理科学系主任、教工第五党支部书记吴锡麟教授表示: 地理科学系紧紧围绕闽院的办学定位与办学方向,遵循“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和“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发挥地理学和测绘科学与技术的综合优势,构建适应地方(产业)需求、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学科专业体系。地理科学系主动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将乡村作为我们人才就业的主战场。教师积极参加地方项目,涉及土地总体规划、小城镇建设、村庄规划、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县域五年发展规划等领域。教师带领学生一同参与项目,既提高了教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特别是当前国家正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和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背景下,师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服务,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第六党支部助理胡豪芬同学表示:回顾闽院的发展历程,从一个个展板、一张张图片,我深切体会到习校长当年为我校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办学理念的内涵之丰富、思想之深刻。作为一位闽江学子,我们要立足于学生该做的事情上,把学习当成自己的第一要务,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助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向着青年“志当存高远”的诗和远方高歌猛进!
2019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邱文金同学表示:此次在学院的组织下,有幸参观闽大校史和应用型成果展,一直以来,威尼斯87978797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有用之才!作为闽院学子,我们也应当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增长才干,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练就本领,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幸福天地!
此次活动加深了师生们对习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与时代同频共振。学院将开展系列学习研讨活动,在全院范围内不断掀起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海洋学院师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践行初心使命,坚持应用型办学,深化产教融合,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迎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学以致用的优秀人才。
(海洋学院 陈越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