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14日是福州市“河长日”。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提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条块结合、齐抓共治”的治水方略,发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近日,威尼斯87978797地理与海洋学院“小蓝星”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陈恋和志愿队成员前往福州市西湖公园,开展福州市“河小禹”专项行动之“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西湖专题活动。本场活动由共青团福建省委、省河长办、省学联指导,共青团福州市委、福州市河长办等单位协办,邀请了各福建高校“河小禹”实践队代表、基层团干部、高校教师、大学生代表。
图为志愿队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合照
活动现场,“小蓝星”志愿服务队成员们精心布置了展示摊位。“小蓝星”志愿者向市民讲解,福建省是全国渔业大省,水产品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其中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我省仅规模以上养殖企业每年的废水排放量可达120万吨以上,产生了大量的养殖尾水。为了帮助养殖企业更好地处理尾水,“小蓝星”志愿服务队推出了“'小蓝星'生物治水卫士”项目,通过培育耐盐植物海马齿提高水质净化量。
“我们通过实验室培育成的海马齿成体植株具有强大的耐盐性,可种植在生态浮床中,有效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净化水质。”实践队的讲解员讲解。项目运行至今, 实践队的治理足迹遍布莆田兴化湾、平潭田美澳、坛南湾等6个海湾,累计净化18.2万立方水体。
图为志愿者讲解耐盐植物“海马齿”
志愿者们还带来了专业的采水仪器,现场采集西湖水样,并对水体的pH值、含氧量等指标进行检测。他们将检测结果展示给市民,并详细讲解西湖水质的现状,呼吁大家共同爱护水资源。
图为志愿者展示西湖水取样结果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小蓝星”志愿服务队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实践成果,也通过科普宣传提升了市民的环保意识。“小蓝星”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陈恋表示:“希望通过此类活动,会有更多人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共同守护碧海蓝天。”
展望未来,“小蓝星”志愿服务队计划进一步深化耐盐植物‘海马齿’的生态应用研究,让这个项目在实际应用中落地生根,更进一步,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指导老师:陈恋
文字来源:沈怡君
图片来源:李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