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根据校领导有关指示精神,为加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更好地冲击高级别奖项,现组织开展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育目的
加强我校基础教育研究,推进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协同创新,发现和培育典型经验,促进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为2024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项目做好遴选及储备。
三、遵循原则
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性和创新性。
3.坚持引导优秀人才终身从教,向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的教师倾斜。
4.坚持示范引领,重在应用推广,带动提高相关领域人才培养能力。
三、培育内容
相关成果需反映我校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创造性地提出科学的思路、方法和措施,经过实践检验,效果显著。申报范围包括基础教育各阶段、各领域取得的教学成果。
申报的教学成果应体现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反映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过程、显著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重大成果,内容包括课程、教学、评价、资源建设等方面,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所侧重。
成果须聚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主题,并能相互支撑渗透,主要形式可以为实施方案、研究报告、课件、论文、著作等。
四、培育条件
(一)培育成果要求
1.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呈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时代精神,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体现素质教育核心理念,在教育教学理论发展、改革实践上取得实质突破,实践性和创新性强。
2.必须围绕解决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未来挑战,创造性地提出科学的改革思路、方法和措施,经过2年以上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对于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效果显著。拟申报省级特等奖的成果必须经过不少于4年的实践经验。实践检验的截止时间为推荐省级教学成果的时间。
3.教学成果具有可复制和推广性,在全国、全省或市域内产生广泛影响,并持续深入研究实践,至今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往年已获国家级或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成果,在理论建树和实践研究中如无重大突破,不得再次申报。
(二)申报主体要求
1.成果申报单位,应为派员主持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践过程,并提供主要物质技术条件保障和专业支持。
2.成果申报个人,应为主持和直接参与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践过程,并作出主要贡献,并仍活跃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仅从事组织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作为成果的主要完成人。退休人员申报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必须至今从未间断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且成果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成果由2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共同完成的可联合申请。个人联合申请的,每项成果主要完成人员不得超过6人;单位联合申请的每项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不得超过3个。联合申请的单位或个人,应按综合项目研究参与度、取得成果的贡献度依次排序,排序结果须经联合申请全体成员签字确认。
4.培育成果一般应有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参与。
(三)申报数量要求
1.一个主要完成人限报一项成果。
2.每个单位可推荐培育项目不超过二个。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
各单位要专题研究基础教学成果培育工作,充分发挥本单位特色学科专业的基础作用,科学制订培育方案,明确任务,落实到人,并提供必需的物质技术等条件保障,统筹规划相关工作。
已获奖励的成果,要在已有基础上加强成果体系的提升与完善,力争形成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示范性、推广性的成果。新申报的成果,要加强成果总结,提高申报技能,规范完成材料整理与准备。
2.精心研究,做好项目遴选和材料报送
各单位要参考2022年国家级与省级基础教育成果奖申报、评审相关要求,认真分析近两届国家和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在已有的相关基础教育教研科研课题等成果基础上,充分研讨论证拟定选题,填报《威尼斯879787972023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申报书》和《威尼斯879787972023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申报汇总表》。
请以学院为单位,分别在2023年3月10日(星期五)前将《汇总表》发送到指定邮箱,在4月17日(星期一)前将《申报书》发送到指定邮箱。
教师教育学院联系人:陈婷,联系电话:83761263,电子邮箱:ste@mju.edu.cn,地点:教学楼3B309-2。
附件:1.威尼斯879787972023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申报汇总表
2.威尼斯879787972023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申报书
3.《教育部关于开展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教师函〔2022〕9号)(详见http://wap.moe.gov.cn/srcsite/A10/s7058/202209/t20220919_662794.html)
4.《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2年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闽教师〔2022〕23号)(详见http://jyt.fujian.gov.cn/xxgk/zfxxgkzl/zfxxgkml/zcwj/202204/t20220430_5902767.htm)
教务处、教师教育学院
2023年3月1日
附件1
威尼斯879787972023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申报汇总表
推荐单位(盖章): 单位负责人签字: 填报日期:2023年3月 日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检验期(年) | 成果类别 | 成果完成者 | 所在单位 |
(一) | (二) | (三) |
|
|
个人申报范例 | ********* | *年 | 1学前教育 | 03幼儿园教育评价 | 08幼儿发展评价 | 陈**、张**、李**、 黄**、林**、赵** | **幼儿园、**幼儿园、**幼儿园、 **研究院、**学校、**幼儿园 |
单位申报范例 | ********* | *年 | 1学前教育 | 03幼儿园教育评价 | 08幼儿发展评价 | **幼儿园、**研究院、 **学校 | **幼儿园、**研究院、**学校 |
1 |
|
|
|
|
|
|
|
2 |
|
|
|
|
|
|
|
注:1.成果类别一、二、三分别对应《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申报表》中“成果类别”项目所属的基础教育阶段领域、改革与实践探索领域、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填写序号和内容。
2.成果完成者:个人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人和其他持有人名单;单位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单位和其他持有单位名称。按参与度、贡献度排序。
3.所在单位:指成果完成者所在单位,并与成果完成者排序一一对应填写。
4.推荐单位需对推荐成果进行排序。
请以学院为单位,在2023年3月10日(星期五)前将《汇总表》发送到指定电子邮箱:ste@mju.edu.cn。
附件2
威尼斯879787972023年基础教育
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申报书
成 果 名 称
成 果 完 成 者
所 在 单 位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推 荐 时 间 年月日
成 果 代 码 □□□□□
威尼斯87978797
2023年3月
成果持有者承诺书
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
1.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如存在学术不端情况,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2.本人同意在成果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情况下,授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进行宣传和推广。
成果持有者签字:
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
年 月 日
一、成果类别
(一)在下列所属基础教育阶段、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1—学前教育
□2—小学教育
□3—初中教育
□4—普通高中教育
□5—特殊教育
□6—其他,如成果内容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
(二)在下列所属改革与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01—幼儿园保育教育
□02—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
□03—幼儿园教育评价
□04—幼儿园教学研究与指导
□05—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06—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
□07—中小学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改革
□08—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
□09—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
□10—中小学教学研究
□11—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12—特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13—其它
(三)在下列所属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01—幼儿发展观察分析与指导
□02—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研究与实践
□03—幼儿园教育活动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
□04—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指导
□05—幼儿游戏研究与实践
□06—区域活动创设与幼儿发展的适宜性
□07—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08—幼儿发展评价
□09—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10—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价
□11—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12—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机制与教研网络建设
□13—面向家庭与社区的学前家庭教育指导
□14—公益性0-6岁早期教育服务模式探索
□15—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含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等)
□16—综合实践活动(含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
□17—语文教育
□18—数学教育
□19—外语教育
□20—历史教育、历史与社会教育
□21—地理教育
□22—生物教育
□23—物理教育
□24—化学教育
□25—科学教育
□26—技术(含劳技)教育
□27—艺术教育(含音乐、美术)
□28—体育与健康教育
□29—劳动教育
□30—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
□31—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
□32—以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方式实施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33—中小学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34—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
□35—中小学教育教学装备应用与学习环境建设
□36—中小学实验教学组织、实施、评价等研究
□37—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
□38—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39—中小学教学研究机制、方式改革
□40—关于中小学课程、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
□41—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
□42—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和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教学改革
□43—特殊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
□44—特殊教育与康复结合的设计与实施
□45—残疾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改革
□46—其它
(四)在下列成果申报者类别中打“√”(限选一项)
□1—以个人名义申报
□2—以单位名义申报
(五)是否曾获得过往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或省级教学成果奖(打“√”)
□1—否
□2—是
□2.1—成果内容曾获得过往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或省级教学成果奖
□2.2—成果持有者中曾获得过往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或省级教学成果奖
□2.3—成果持有单位中曾获得过往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或省级教学成果奖
(勾“是”的,需填写申报表第六部分。)
二、成果简介
成果名称 |
| 研究起止 时间 | 起始: 年 月 完成: 年 月 |
关键词(3-5个): |
1. 成果概要(500字以内)
|
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800字以内)
|
成果创新点(500字以内)
|
三、成果应用及效果(800字以内)
如果除本单位之外,有其他推广应用的单位,请选择3个以内的实践检验单位,填写下表。
第1个实践检验单位情况
地区或学校名称 |
|
实践检验时间 | 年 月开始至 年 月结束 |
承担任务 |
|
实 践 效 果(400字以内) |
实践检验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第2个实践检验单位情况
地区或学校名称 |
|
实践检验时间 | 年 月开始至 年 月结束 |
承担任务 |
|
实 践 效 果(400字以内) |
实践检验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第3个实践检验单位情况
地区或学校名称 |
|
实践检验时间 | 年 月开始至 年 月结束 |
承担任务 |
|
实 践 效 果(400字以内) |
实践检验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四、成果曾获奖励情况(限填3项)
五、成果持有者情况
(一)以个人名义申报的填写下表(以单位名义申报的不填写)
1.主持人情况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年 月 | 最 后 学 历 |
|
参加工作时间 | 年 月 | 教 龄 |
|
职务职称 |
| 联 系 电 话 |
|
工作单位 |
| 电 子 信 箱 |
|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
| 邮政 编码 |
|
通讯地址 |
|
主 要 贡 献 | (200字以内)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
2.其他成果持有人情况(一般不超过5人)
(二)以单位名义申报的填写下表(一般不超过3个单位)
1. 主持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 |
| 主管部门 |
|
联 系 人 |
| 联系电话 |
|
传 真 |
| 电子信箱 |
|
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主 要 贡 献 | (200字以内)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
2. 其它持有单位情况(一)
单位名称 |
| 主管部门 |
|
联 系 人 |
| 联系电话 |
|
传 真 |
| 电子信箱 |
|
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主 要 贡 献 | (200字以内)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
其它持有单位情况(二)
单位名称 |
| 主管部门 |
|
联 系 人 |
| 联系电话 |
|
传 真 |
| 电子信箱 |
|
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主 要 贡 献 | (200字以内)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
六、往年已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成果(填写下表)
成果内容往年已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成果,请填写该成果在理论建树和实践研究中新的重大突破; 成果持有者、成果持有单位曾有其他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奖的成果,请说明本次成果和曾获奖成果的异同。
|
七、推荐意见
推
荐
意
见 | 推荐意见:
2.材料真实性审核情况:
推荐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八、附录
(一)成果报告
成果报告需反映成果主要内容和实践探索(包括检验)过程。参照以下要点撰写,不超过8000字:
1.问题的提出;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成果的主要内容;
4.效果与反思。
(二)附件
1.关于实践过程及效果的佐证材料、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2.支撑成果的其他有关材料;
3.关于成果主要内容的视频介绍,不超过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