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与福州高新区联合举办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

首日进行“非遗活化”研学专题调研

发布者: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布时间:2022-01-10浏览次数:236

       为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深入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来闽来校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我院与福州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以“政校携手 共创幸福高新”为主题的“2021年福州高新区乡村振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活动,并邀请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担任指导单位。在我院乡村旅游与休闲康养研究中心副主任林爱平副教授和办公室主任蔡炎辉等老师的带领下,2022年1月7日经济与管理学院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16名师生前往高新区中元艺术馆、区级非遗示范基地双福角艺、南屿镇旗山文城社区和水西林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非遗活化”研学专题调研。


       根据安排,在福州高新区文旅局陪同下,实践队师生首先到访中元艺术馆。艺术馆负责人向实践队详细介绍了根雕制作的工艺,并展示了部分馆藏艺术品;同学们在感受和感叹根雕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了解到了“中国根雕看福建,福建根雕看福州”的发展盛况及面临的挑战与责任。

      第二站是南屿镇旗山文城社区。通过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介绍,师生们认识到了当地的特色产品——桐南酸枣糕以及南拳流派之一的地术拳的今夕。工作人员很自豪地向大家介绍了酸枣糕的制作工艺和发展历程,并道出了酸枣糕正面临的手艺传承困难、产量小、知名度低等方面问题;地术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存在知名度不高、传承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同学们表示希望通过开展研学等活动提高酸枣糕与地术拳的知名度,并传承与发展创新。

       第三站是双福工艺加工场。在陈厂长的带领下,实践队实地参观了“福州三宝”之一——牛角梳的制作工艺。陈厂长为师生们详细讲解了牛角梳锯角、剔坯、打坯、画坯、吞坯、开齿、剔齿、平面、抛光、打蜡等23道工序的制作工艺,并介绍了牛角梳的原材料和使用功能等。

       最后,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来到水西林历史文化街区。工作人员和林氏后人带大家参观了水西林林氏祠堂、林氏古宅、庙宇等历史建筑,介绍了水西林林氏家族辉煌历史以及文化传承等内容。经了解,水西林历史文化街区分两期进行建设,目前第一期已经对外开放,街区将打造五个景观功能区,包括明朝古街形象区、文化展示区、锦溪滨水休闲区、太平山生态休闲区和民俗体验区。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意识到当前高新区文化遗产传承并发扬振兴势在必行,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次活动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将共同就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新区“非遗活化”研学旅行发展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设计,分析其可行性、存在的困难,提出研学旅行方案和配套对策建议;活动主办方期望通过学校、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等的多方合作,引导、激励更多青年大学生基于实践、勇士探索,更多利用假期赴基层乡村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