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能否及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老区苏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课题之一。1月21日,我院“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调研组继续在龙岩市调研,深入连城县塘前乡塘前村、宣和乡培田村等乡村,获取大量第一手材料。
在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塘前村,调研组参观了知青文化陈列馆和奖状陈列馆,接受了一次震撼的洗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已成为过去时,但,他们用青春谱写的故事,依然在这个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奖状陈列馆陈列着从上个世纪30年代一直到现在的各种领域的奖状、喜报、光荣榜、退休证书、任命书等,目前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古建筑修复活化利用示范点。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钟启英和市文旅局杨辉介绍,塘前村“以荷为题、以莲为美”,打造了以荷韵新塘为主题的特色村庄,并利用“知青文化”打造文博小镇——豸下莲乡度假村。主要是用漂流、烧烤、民宿、知青活动点为招牌吸引外来游客,以“塘前月下•莲乡偶遇”的发展定位为总揽,推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同时打造“莲廉文化”党建品牌,力争通过“党建联盟”共建活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夜色经济、有机种养、休闲康养”等四大板块产业,实现党建联动,助推乡村发展振兴,进而创建成为4A级景区。但也存在着村财薄弱、青壮年劳动力缺失、人才不足、村民主人翁精神不强等问题。
调研组还走访了“民间故宫”——坐落在具有客家特色的千米商业古街的培田古村落。古民居拥有特色民宿、工笔画产业基地和染织工坊,古建筑保存较为完好,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商业气息淡薄,较好地继承和挖掘了传统文化特色,目前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当年朱德、林彪、聂荣臻、罗炳辉等红军将领曾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了第五次“反围剿”战役。镇长黄巧琳表示,未来培田村将积极搭建“耕读”载体,重点策划实施一批“文旅+现代农业、康养美食、乡村旅游”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进一步培育完善培田古街旅游业态,深化“耕读”“孝道”“家风家训”等文化挖掘和宣传,持续办好培田春耕节,拓展秋收节系列活动,提升“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民间故宫”文化标识度,打造中国培田耕读小镇。但受疫情影响,当前培田的旅游收入有所下降;古民居的修缮管理和破坏问题仍然存在一些矛盾。
从总的看,塘前和培田两个村的业态与产品开发都不够丰富,使得游客逗留时间和消费需求还不够强,对村民的带动作用还有待提高。调研中景秀艳教授提出,乡村旅游发展最重要的,一是市场,二是资金;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振兴,首先要形成旅游业态,并充分了解和掌握自身旅游资源和特色,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调研组也会继续走访调研,进一步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