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课题组赴三明市调研闽台乡建乡创与两岸乡村融合发展

发布者: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布时间:2023-08-07浏览次数:80

近日,由威尼斯87978797乡村振兴研究院与海峡两岸乡建乡创发展研究院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前往三明市部分区县进行调研交流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三明市闽台乡建乡创和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其助力乡村振兴的基本情况。我院“闽都学者”讲座教授、海峡两岸乡建乡创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邓利娟,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邓启明、海峡两岸乡建乡创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小玲、乡村治理与组织振兴研究中心副主任詹琳及郭伟展博士、赖白鑫老师,威尼斯87978797乡村振兴研习社社长李琳欣和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参与了此次调研。


8月2日,在海峡两岸乡建乡创发展研究院王玲院长等的带领下,联合调研组首先抵达三元区,对该区创建、打造福建省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的工作实践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组先后调研考察了列西街道小蕉村、三明闽台乡建乡创合作交流中心以及岩前镇岩前村吕厝片区改造项目等几个代表性的闽台乡建乡创合作项目、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示范村。

8月3日,调研组与当地台港澳办、农业农村局及住建、文旅等单位负责人,举行了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交流座谈会,了解三元区在开展乡建乡创工作方面的经验做法、特色亮点,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三明闽台乡建乡创交流中心,调研组重点走访了由两岸乡建领域专业人士组成的跨界自造乡建乡创团队,深入了解其如何以乡建乡创项目为媒介,通过与两岸高校开展“产+学+作+研”合作,共同培养乡村振兴应用型人才,引导两岸大学生共同参与、融入福建乡村振兴,助推两岸乡村融合发展。在交流中心的院子讲堂,跨界自造团队的蔡幸爵、黄柏铃等老师和在该中心实习的两岸大学生,向调研组分享了他们在教学、创意孵化和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调研组还考察了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加深了对海峡两岸史前文化渊源的认识。

8月4日,调研组先后走访考察了沙县小吃科技馆、民俗风情馆、醉有才培训展示中心、夏茂镇俞邦村等地,感受沙县小吃美食文化底蕴、了解沙县小吃制作工艺与发展历程、小吃产业链经营模式、现代化转型举措,对沙县挖掘地方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今后探索推进两岸小吃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在将乐县,调研组先后考察了杨时纪念馆、文博小镇、福建壹加壹众创空间有限公司、南口镇蛟湖村、柳澜国际研学基地,深入了解将乐县在融入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具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等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制约因素。

8月5日,调研组考察了泰宁际溪村“耕读李家”项目、海峡建筑师家园(三明)、泰宁台湾人才驿站等地,并与耕读李家负责人、上趣开新创意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欣颐女士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对耕读李家等乡建乡创项目的实施情况和遇到的问题,主要从项目孵化、项目用地、项目资金来源与拨付、团队建设、员工薪酬、地方产业支撑等方面,对闽台乡建乡创和闽台乡村融合发展项目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通过此次实地考察,调研组对三明各地在推动闽台乡建乡创合作和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有利于今后研究院推进相关研究工作和开展院地合作,更好地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两岸融合发展战略。

 

(乡村振兴研究院 郭伟展  通讯员 赖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