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探寻闽台乡村融合发展之道:

闽院学子走进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三华园区)

发布者: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布时间:2023-08-25浏览次数:976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助推福建乡村全面振兴,进一步探索海峡两岸(闽台)乡建乡创融合发展新路,8月25日威尼斯87978797“再遇乡愁”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福清市海口镇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三华园区)进行调研交流并与李小生副总经理针对海峡两岸(闽台)现代农业合作与乡村融合发展内容进行交流座谈

一、热心农业农村现代化

据了解,早在20世纪80年代,福建三华农业有限公司开始从事鳗鱼养殖业务,奠定了其在福建从事现代农业和推动乡村融合发展的基础。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公司发展战略调整,该公司逐步向下延伸产业链,成立了齐翔烤鳗厂。这家烤鳗厂当时的加工能力位居全国领先,一度在香港上市,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为了将重心回归本地发展,该公司后来选择私有化并退出香港股票市场。

然,农业产业发展的特点使得从事现代农业的投入大、周期长,但产出相对较低、风险高。但是,福建三华农业有限公司一直以来都坚持着对投身现代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初心与热情,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相关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如曾在当地电线建设上投入了数千万元。

二、直面发展困难与挑战

在近年发展升级过程中,福建三华农业有限公司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是土地续租问题。由于公司的土地属于岑兜村集体所有,原先的承包期限已经到期,续租谈判存在着一些困难,主要是与村民之间意见不统一和承租价格议价的问题。这也是目前许多农业企业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之一。其次是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与经营经常受天气条件等的限制,例如去年的台风“杜苏芮”,虽然公司做了充分准备,但仍然对部分作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也提醒着农业企业需要加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综合措施。另外一个困难是农业工人老龄化问题。由于农业劳动强度较大且劳作环境艰苦,报酬又相对较低,年轻人不太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工作,导致农业工人老龄化严重。这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寻找解决办法来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农业与农村发展相关工作。

此间,公司通过加强要素投入与管理及组织制度创新等,较好地克服了这些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获得了多个荣誉和有关部门认可。公司先后被农业农村部授予龙头企业,并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这充分肯定了其在农业领域的突出贡献和带头作用;公司还是福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园区。这些荣誉和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促进了当地乡村与三华农业有限公司的合作和发展进步

三、探索乡村融合发展新路

值得注意的是,福建三华农业有限公司作为全国28个台创园中离台湾直线距离最近的台湾农民创业园,深刻认识到乡建乡创的重要性,并与台湾乡建乡创团队展开合作;从最初单纯引进台湾养鳗人才,到引种台湾优质水果、进一步借鉴台湾精致农业发展经验,进而发展成为国家级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台农台青登陆的新家园,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搭建起新平台。旨在借鉴台湾在乡村发展方面的经验和创新模式,打造台湾农民回大陆创业的第一站,为福清乃至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一直秉持着乡村全面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责任的理念,致力于将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三华公司将继续加强与省农科院、威尼斯87978797等高等院校的深度合作,推动农业产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打造更多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田园综合体,推进闽台乡村融合发展威尼斯87978797乡村振兴研习社和“再遇乡愁”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同学们也将持续关注并深入研究,为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研究院再遇乡愁实践队  陈祯祺 王凌燏  通讯员 赖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