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研究团队赴古田县调研“一村一社区”

发布者: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布时间:2024-01-08浏览次数:52

1月5日,我院乡村社区营造”和“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课题组应邀前往古田县黄田镇洋上村调研交流,就合作推动“一村一社区”城乡融合发展试点探寻“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新路与实现路径等进行初步交流研讨。常务副院长邓启明教授、乡村治理与组织振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武季亚宁德市古田县民政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卓巧桂基层政权建设股股长刘文英参与座谈研讨

洋上村毗邻G235国道与合福铁路高铁古田北站500米,既是古田县交通枢纽,也是古田“城市门户”。282户976人,占地面积9.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300亩山林面积11000亩。2023年7月古田县民政局将洋上村列入《社区老区村“一方水土两方人,社区农村一家人”共建计划福州鼓楼三坊七巷社区结对共建座谈上,福州市三坊七巷学习促进会会长闻进和洋上村副主任、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佰勇首先对洋上村的“一村一社区”城乡融合试点主要内容、初步合作方式、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闻进会长介绍,目前福州市三坊七巷社区与洋上村三新农业合作社打通了农特产品出村进城的通路,让城市居民能够在城市社区体验具有乡村特色的“赶集”活动,同时组织城市居民出城进村”进行研学与休闲旅游通过双向互动初步实现城乡融合这一目标的初衷和具体做法。潘佰勇主任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长期观察、思考,总结上述城乡融合这一政策背景和具体实践探索下,可解答乡村农民“不知种什么、不知种多少、不知怎么销”的困扰与担忧,还能够较好实现恢复乡村活力、实现城市向乡村“引流”的乡村振兴长期发展目标。

随后,一行人实地参观洋上村一村一社区服务站、环保酵素生产系统、智慧农村信息系统、山水林田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较好感受和了解上述四项“工程”在打造城乡融合惠农项目大系统中主要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不同落地情况与运作模式。研究团队前往调研当天,恰逢合作社成员正在包装次日运往福州社区售卖优质大米、脐橙、蔬菜、溪据悉,这批农特产品约3000余斤,将销往福州两个小区。经由结对共建打通的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一方面保证了合作社农民拥有稳定劳动收入另一方面提供了城市居民所需的绿色且实惠的“菜篮子”较好实现“一方水土养两方人”

调研结束时,卓巧桂主任希望后续能够一起发掘培育各种优质农特产品的种植、养殖能手,丰富农特产品的多样性,进一步优化、提升洋上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稳定性,促进乡村产业与人才振兴。刘文英主任肯定了洋上村在探索开展城市社区老区村城乡共建过程中主要做法及所取得的可喜成果,希望能够逐步扩大乡村与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沟通渠道,持续开展进一步深化合作内容与方式方法邓启明教授表示通过城乡之间优质农特产品与服务等的多方合作与互动进而构建城乡共建、双向受益、共同发展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力乡村振兴,也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值得努力;研究院加强跟踪研究与合作推动,为“一村一社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研究平台与咨询服务,也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地方发展提供智库平台。

此次调研达成了我院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深度合作、一起推进“一村一社区”试点工作共识,“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及校地合作服务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探索。

武季亚  通讯员 赖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