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牢记嘱托,合力做好“三茶统筹”大文章

——茗扬福建调研队走进茗李记

发布者: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布时间:2024-01-29浏览次数:12

作为白茶的佼佼者,福鼎白茶以其自身优越的品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等领域,其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统工艺也由世世代代的福鼎人民代代相传。为探寻不同类型企业主体对福鼎白茶产业发展升级的助推作用、总结“三茶统筹”理念下福鼎白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措施,在威尼斯87978797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邓启明教授等的悉心指导下,主要由该校乡村振兴研习社成员组成的“茗扬福建”社会实践队,于1月26日前往福建茗李记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茗李记)进行实地调研交流,负责人李布松热情接待了实践队成员。

·析三茶统筹,论发展形势

活动伊始,茗李记总经理李布松与实践队展开座谈交流。据李总介绍,近年来福鼎市的茶行业在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的号召与引导下,以“三茶统筹”理念为指导,依托福鼎市政府的组织协调与宣传平台,大力推进白茶生产和销售转型。其中针对龙头企业,政府出台专项政策进行帮扶,但对于中小型茶企的相关优惠政策还有待完善;而且目前仍以茶产品为主,茶旅融合发展、茶产品延伸等仍在探索中。但他强调“三茶统筹”是新时代我国茶产业的发展战略,要把弘扬优秀传统茶文化、推动现代高质量茶产业发展、加强创新驱动型茶科技建设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这一政策也是中国茶产业现今以及未来发展的动力与方向。目前福鼎市的白茶行业正向“三茶统筹”努力探索,大步迈进。

·谈公司特色,明行业现状

紧接着,李总向实践队员介绍了茗李记的发展现状与特色。目前,福鼎市政府对茶叶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对违法违规的生产加之以工商局的惩治制度辅助。至今,全市共有6000多家茶企,但具有SC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茶企仅五百多家,未取到SC证的茶企无法生产合规的茶叶、只能作为大型企业的代加工产,随着行业发展,这类茶企将慢慢退出茶叶市场,福鼎白茶将形成联合体形式的寡头垄断市场。而茗李记茶企作为取得SC证的茶企,依照“做精不做大”理念,主要业务是为茶叶经销商提供原料、承接定制茶礼等,其余设计、运输等服务外包给其他公司,在销售过程中逐渐打造自身独特的品牌特色。

此外,李总还提到,茗李记曾做过两期的茶旅研学,但规模不大、时间短暂、面向人群为熟悉的客源,之后会争取进一步的发展。而后,在实践队员提到关于企业的宣传方式和销售渠道时,李总表示企业目前主要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宣传和销售的,通过抖音直播、展会展览、客户口口相传等方式来进行宣传。主要以抖音、淘宝等线上方式和线下门店这两种方式来双线并行,多渠道推销本企业茶叶。在提到直播时,李总还提到企业还向专业的直播团队提供直播空间,积极带动福鼎白茶进一步向外拓宽知名度和销售面。

·促人才返乡,推产业振兴

实践队员询问目前产业发展遇到的困境,李总表示主要面临两方面困难:一是由于经济不景气,导致茶叶的销量不佳;二是由于福鼎白茶是人工制茶,茶制作工艺方面的科技的传承交流不足、缺乏数据材料,导致无法进一步促进福鼎白茶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李总还强调,全产业链茶科技发展应以科技手段为辅,以人才培养、传承创新为主,单纯的科技手段和机器作业只能制作出单一的茶叶,无法推动白茶的创新性和多样化发展。当前的白茶工艺更应大力鼓励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返乡创业,传承传统的白茶制作工艺,在此基础上加以白茶生物研究、数据记录、工艺创新等多方面科技手段,尽力保留原汁原味的白茶特色,耐心钻研、传承和创新白茶传统文化,以更加多样化和多渠道的销售方式,带动福鼎白茶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一乡致富,八方联动。李总表示,茗李记的成立也是由于他身为退役军人,想以家乡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家乡发展振兴,从而推动共同富裕。同时,他表示近年来青年返乡创业、发挥所学专长,推动了福鼎白茶“三茶统筹”建设的发展,其中90后创业青年马晶创新管理模式,以“公司+厂家+基地+合作社+茶农”的模式实施茶园现代化管理,加快打通茶农增收致富“最后一公里”。他强调,希望年轻人以新方式激活茶产业生态活力的同时,也能够带动四周乡邻。不仅自己致富,带动邻里收益,更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回乡助力福鼎白茶蓬勃发展。

通过此次调研,茗扬福建调研队更加深入了解和感受了福鼎市茶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一步增进了对“三茶统筹”理念的认知,明晰了人才回流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未来,实践队将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进一步调研茶庄园发展建设现状,助推福鼎白茶品牌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从而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研究院 陈琳珂 通讯员 赖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