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体系创新激活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引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希望在青年人才。乡村青年人才是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力量,对于优化配置乡村资源,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乡村思想观念转变,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津区作为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区,在现代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人才振兴探索方面颇具代表性。
一、主要做法
1.建体系,释放乡村青年人才发展动能。坚持青年人才优先发展,把青年人才工作放到全区大局中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总盘子”。坚持制度创新引领,出台《建设青年发展型县域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深入实施“青年培根铸魂、青年优城赋能、青年逐梦圆梦、青年乐享宜居、青年善为善成”五大工程,参与制定并出台“‘津英’人才10条”“新乡村10条”“数字经济青年人才10条”等政策,完善乡村青年人才政策体系。坚持协同协作推进,成立建设青年发展型县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工作统筹、组织落实,协调解决青年工作存在的问题,巩固“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共青团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的新时代青年工作格局,健全“领导小组+行业部门+产业功能区+社会组织(协会)”工作体系,凝聚共促乡村青年人才工作合力。
2.重引育,打造乡村青年人才集聚磁场。聚焦“农博+”“美食+”等主导产业和细分领域,发展现代乡村产业,引入头部企业,引进在电商、餐饮、民宿、特色农业等方面创业青年人才,实现“项目引才、产业引才”。持续开展“新津企业高校行”“蓉漂‘津英’人才荟”等系列活动,吸引广大青年人才留在新津、扎根乡村。实施“归雁行动计划”,支持返乡青年人才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复垦腾退建设用地或其指标优先用于支持返乡青年人才。与成渝地区高校(院所)团委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联盟,打造“津津希望”实习生品牌,开展“返家乡”“逐梦计划”“感知新津行”等实践调研活动,发布实习见习岗位,吸引国内知名高校上千名青年学生到新津,感受乡村新变化,探索振兴新路径。实施“津津希望·火种计划”,选派紧缺选调生开展为期2年的驻村工作,遴选青年干部到乡村振兴任务重、集体经济薄弱村开展为期2年的帮扶工作。
3.搭平台,构筑乡村青年人才成长体系。紧扣青年人才创业发展需求,升级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依托“乡村振兴研究院+党校+绿领学院+教培机构+实训点位”培训体系,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场景打造等方面,大力培育农村电商、乡村餐饮民宿、乡村旅游等青年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累计开展乡村青年人才培训300余场次。实施“产学研资”青年人才成长计划、创新创业扶持计划等,建立“诊断式咨询+定制式培训+路演式孵化+持续式陪伴”乡村创业青年人才培训模式,推动乡村青年人才创新思维、眼界视野、专业技能的提升。实施“产教融合”五大工程,推进实训基地、课程体系、专兼师资“一体贯通”,构建“中职+高职+企业”联育体系,打造“定制培养+集中训练+顶岗实习+人才输出”的乡村技能青年人才生态链。创建乡村振兴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开展乡村技能青年人才“按需定制”培养。
4.优服务,创造乡村青年人才“津致”环境。持续建设“旗舰店+功能店+共营店”三级“青年之家”,打造“青心相印”青年联谊会等活动品牌,举办“津英杯”创新创业大赛,搭建乡村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出台青年人才安居政策,提档升级“青年人才驿站”,对来津创业就业青年人才提供15天免费住宿。依托现代乡村产业联盟和“农博帮帮”人才服务创新中心,搭建“人业场”智慧服务平台,提供创业策划、品牌塑造、市场开拓、金融赋能等全流程服务。依托天府农博岛、农博孵化园等科创空间,搭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功能区”的多层次创新创业载体,支持乡村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依托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基地等一批“中字头”科创平台,创建农业科技应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平台,为乡村青年双创项目提供科技支持。积极宣传“青创计划”“蜀青创业贷”等,发挥新津新乡村、新消费等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为乡村双创青年人才提供“投—贷—孵”全链条金融支持。
二、工作特色及成效
团新津区委始终聚焦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立足引育乡村振兴青年人才的根本逻辑,紧紧围绕“人才强区”战略,突出“数字农博+乡村振兴”,构建“管委会+职能部门+共青团+研究院”协同联动的乡村青年人才工作格局。柔性引进农业科技、会展博览领域高层次乡村振兴人才,策划“生物农药与智慧农业高峰论坛”“乡村振兴高峰论坛”等活动,吸引一批带团队、带项目、带资金、带流量的头部企业跨界乡村,引育农旅融合项目56个,实现以才引产、以产兴村。选育7名绿色食品等新乡村领域领军人才入选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举办全国乡村振兴“村长班”培训等34场,打造“天府技能小镇”,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引入中央党校乡村振兴教学科研基地、中国农大四川现代农业产研院等科创平台,链接华为、联通等头部企业领军人物,开发“智慧乡村建设”“乡村产业数字人才培训”等10余门专业课程,孵化培育农村人才近万人。
来源:创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