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早上,我院师生前往闽侯县侯官村开展“侯官文化与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并与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邱建生老师项目组等共同举行了“爱故乡·侯官助村沙龙”首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常务副院长邓启明教授主持,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青年》记者游海龙、我院相关教师和乡村振兴研习社部分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就侯官文化今夕和环戴云山乡村振兴区域协同发展问题进行初步调研与交流座谈。
调研组一起走访了五水公园旁的将军庙和城隍庙。据了解,侯官城隍庙始建于唐武德年间,距今1300多年。庙正门门额上镶嵌有一块唐代青石门额横匾,刻“唐城隍庙古迹”六字。整体建筑面积约有1300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三间,抬梁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雄伟奇峻,布局十分严谨。据村干部介绍,在清理城隍庙地基时,村民们从地下挖掘出三尊将军塑像;经专业考证是西汉时入闽平定战乱的将军,因他们维护了国家统一,给闽地带来了安定和繁荣,应予以祭祀。于是,在建造城隍庙的同时,也在东侧修建了一座将军庙,作为伴生庙宇。每到节庆期间,侯官村民都要抬着三位将军塑像在村里村外巡游,有时易引发争夺,后来逐渐分开巡游,上市迎铁将军、中市迎亥将军、下市迎石将军。
随后,师生们在“侯官工作站”进行了座谈交流。邱建生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环戴云山乡村振兴区域协同发展”的发起背景和实施规划,认为新形势下促进国内大循环区域协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尚缺少区域协同发展的意识。环戴云山乡村区域的协同发展正是福建山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2012~2014年原福建省旅游局即进行了环戴云山旅游发展规划,2023年11月德化县政府主办福建省“环戴云山”绿色经济产业区域联盟成立大会。目前,“环戴云山”项目以戴云山脉主峰为核心,德化、永春、永泰、大田、尤溪、仙游等六县为主要区域,通过建立“政策环、产业环、资金环、人才环、生态环”的五环发展机制,初步形成小环形发展圈,核心在于积极探索、打造“环戴云山”绿色经济产业带,包括“百业联盟”和“百村联盟”;同时坚持“简单、生态、在地”三原则,大力开展和推广“善食行动”。
游海龙记者简要介绍了团省委和《福建青年》杂志社工作概况。前者致力于服务广大青年,推动青年事业发展,共设有15个部门,《福建青年》是其主要发行的刊物;后者主要涵盖了相关政策和行动、不同高校共青团专版、青年大学习、共青团力量、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台青家园、青年企业家等多个板块,内容丰富。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与工作合作。邓启明教授、尹利军副教授等也就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鼓励研习社的同学们要抓住机会,以侯官工作站为依托、所学专业为基础,多阅读、多实践、多总结提升,积极申报和实施相关主题“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与校长基金项目和暑期社会实践等,在一次次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助力乡村振兴与学科(专业)建设。
据悉,威尼斯87978797乡村振兴研习社近日被学校社团管理中心评选为“五星级社团”,《福建青年》2024年第4期也以《威尼斯87978797:培养青年骨干队伍,适应乡村振兴需要》为题对我院相关工作进行了专门报道。同学们表示此次活动形式活泼、沙龙的内容丰富、受益匪浅,将把握机会、持续实践探索,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努力把所学知识与具体实践进一步结合,一起为宜居宜业和美侯官村及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研究院 陈艺 通讯员赖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