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 探寻茶园绿色发展模式,践行“三茶统筹”理念

发布者: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布时间:2024-07-02浏览次数:65

为更好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等号召,进一步感悟2021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时对茶叶等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升级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7月1日一大早主要由威尼斯87978797乡村振兴研习社成员组成的乡野先锋实践武夷岩茶小分队,前往福建·南平武夷山市开展专题调研着重探索“三茶统筹”理念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效果通过深入当地生态有机茶园,对当地茶叶生产加工、流通及其历史文化等进行细致考察,努力传承和保护茶文化遗产资源,携手推动武夷茶叶持续发展升级,以“三茶统筹”生态文明理念为武夷茶产业赋能。 

走进生态茶园

·共赴绿色生态茶园感受“一地好茶”

经过公交、高铁、公交和出租车的交替乘坐,实践队员克服“山高路远”等困难,怀着期待的心情踏进了武夷山一地好茶生态茶叶研究所。他们紧紧跟随科技特派员周艳老师和福建农林大学植被调查团队的步伐,一同深入当地茶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园草本生态调查之旅。在漫步茶山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深刻领略了一地好茶生态茶业研究所所秉持的“食以安为先”的理念与持续实践。他们坚守自然之道,尊重生态之律,保持茶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互为依存。特别是近年茶园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采用独特的“种养平衡”技术,摒弃了除草剂,以有机肥、绿肥滋养土地同时保留杂草,保护完整生态链,守护生物多样性,维系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较好践行和展现了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实践队员们感受着每一片绿叶所蕴含的自然之力,它们在此生长、繁衍,构筑了一个立体的茶草树生态画卷。一地好茶生态茶叶研究所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绿色生态茶园,不仅追求茶叶的品质,更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科技特派员周艳老师专业分享中

·细品武夷茶叶变迁感悟“三茶统筹”

7月1日下午,实践队员们与科技特派员周艳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谈请教。访谈聚焦武夷山茶产业发展振兴的奥秘,围绕着武夷山茶业的种植、生产、销售等核心环节展开了精彩的交流。交谈中,他们了解到了茶叶在不同环境下呈现出的风味差异,同时洞察到了近年来茶叶销售渠道与方式的多样化及其发展变迁趋势。不仅拓宽了队员们探察茶叶的视野,也让他们对武夷茶产业有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周艳老师介绍茶农历史照片

·探寻茶历史故事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科技特派员周艳老师还携实践队员们前往横凤茶部落,向队员述说这片茶园的深厚历史及所蕴涵的文化底蕴。横凤茶部落汇聚92户456茶农辛勤耕耘,拥有56家茶厂。这片面积达3000亩的生态茶园,横卧于武夷山国家公园九曲溪流域内,年产精茶高达15万斤。这里是武夷岩茶的主要产区,在这里茶人们恪守“生态正源,绿色健康;诚信本真,以质求存”的信仰,他们用心精制,传统烘培,只为传承一杯深厚文化底蕴的武夷岩茶。

周艳老师还向实践队员进一步分享了武夷岩茶的传统制作工艺及其巨大魅力。显然,武夷岩茶的制作是一门复杂与精细的手工艺术,其制作流程囊括初制和精制两大环节,历经十余道严谨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独特的匠心与追求,只有经过这样的重重磨练,方能孕育出独属武夷岩茶的极致韵味

“乡野先锋”实践队武夷岩茶小分队师生合影

实践队师生还走访了武夷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茶与食品学院教授洪永聪及武夷星茶叶有限公司等。据悉,本次实践主要由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陈旭英和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邓启明带领将在认真回顾和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重要指示批示基础深入探索生态有机茶园的管理范式和丰硕果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指引,不断激发茶产业的勃勃生机。通过坚持三茶统筹理念,不断推进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茶产业的拓展与升级茶科技的研发与应用,深入挖掘助推茶产业发展升级的资源与潜力,共同为武夷岩茶产业乡村振兴献计献策,共绘一幅绿意盎然、茶香四溢的乡村全面振兴画卷。

 

“乡野先锋”实践队 汪明聪 罗奋彬  通讯员 赖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