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乡约永春:政产学研助推海峡两岸青少年乡村研学

发布者: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布时间:2024-07-09浏览次数:7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应充分发挥福建对台独特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善用各方资源,深化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一批海峡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为深入挖掘永春县各个乡镇独特的文旅资源,促进青年学子对乡村文化价值的认识与理解,积极探索永春县创建海峡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的可行性及其新思路,在威尼斯87978797乡村振兴研究院永春分院副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吴琳萍的带领下,乡约永春实践队于7月5日前往永春县旅游集散中心、五里街镇大羽村等地开展实地调研与体验活动。

·深入场馆,挖掘青少年研学潜力

实践队首先抵达永春县旅游集散中心,在乡村振兴馆与研学大楼进行实地考察与交流座谈。在乡村振兴馆内,实践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永芳纸织、永春漆篮、老醋坊、陶瓷文创馆及香道体验等五大非遗文创体验区,对永春县独特的非遗文化传承与旅游资源现状有了全面而初步的认识。

 

讲解员为队员们进行介绍

实践队还与永春县研学实践教育营地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重点探讨了永春县研学旅游的发展现状、海峡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建设的战略意义及其实施的可行性等问题。调研发现尽管永春拥有丰富多元的研究旅游资源,但仍面临着研学旅游组织不规范、研学旅游课程内容同质化严重、研学体验层次表面化等瓶颈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吴琳萍老师强调需深度挖掘永春独特资源的潜在价值,规范研究旅游市场,聚焦研学旅游市场需求,创新研学旅游课程设计,深度开发研学旅游课程,推动海峡两岸研学旅游基地建设,推动永春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通过研学旅游赋能永春乡村振兴。

 

实践队员与研学营地负责人进行交流

       ·继往开来,弘扬永春白鹤拳文化

当天下午,实践队前往闻名四海的永春白鹤拳的发源地——永春县五里街镇大羽村。大羽村早在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白鹤拳已随军传入,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白鹤拳以其独特的健身、防身功用和“以德制武”的训诫,吸引了来自台湾以及世界各地武术爱好者的目光。实践团队首先参观了中国永春白鹤拳史馆。“永春白鹤拳,无烧也拉仑。”白鹤拳师周金盛以这句话作为讲解的开头,带领实践队参观永春白鹤拳史馆,了解白鹤拳起源和发展,感悟“白鹤展翅,天下永春”的文化魅力。随后,队员们观看了白鹤拳的现场表演,拳师们身姿矫健,充分展现了白鹤拳的独特魅力和实战价值。

 

实践队员在永春白鹤拳史馆合照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实践队来到了白鹤拳师周金盛老书记的家中。据了解,2002年6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大羽村调研观看拳师周金盛的白鹤拳表演,高度评价白鹤拳文化并指出:“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要有自己的特色,如果能把白鹤拳文化结合起来就更好了”。近年来大羽村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在持续深挖白鹤拳文化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在此过程中,大村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们积极带头、恪尽职守、为人民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任接着一任干,党员做给群众看”的庄严承诺。 

参观党建示范点

通过与研学实践营地负责人的交流,实践队员们对永春研学活动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在大羽村深入调研中,队员们对大羽村的白鹤拳文化研学旅游潜力以及未来大羽村的发展策略有了更多的了解。由于大羽村白鹤拳的独特性、体验性及吸引性,其将作为未来永春县发展海峡两岸青少年研学旅游的主打课程,为后续创建永春县海峡两岸青少年研学旅游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乡约永春”实践队 朱晴  通讯员 赖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