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中国香都达埔镇香文化、旅游资源情况与乡村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研究院永春分院副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吴琳萍带领下,乡约永春实践队于7月6日前往达埔镇前峰村、蓬莱村、汉口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
·漫步香都,领略香产业辉煌篇章
在汉口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实践队首先参观了汉口村史馆和汉口制香厂。书记向实践队诉说汉口村的展历程与香文化传承的历史脉络,让队员们感受到敢于拼搏的汉口精神。
据悉,汉口村是永春香的发源地,制香工艺源于阿拉伯蒲氏后裔。汉口制香厂成立于1978年,是汉口村集体企业。通过出口创汇,1994年汉口村成为永春县第一个亿元村,1995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1998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到汉口村调研,提出“要注意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二十多年来,汉口村牢记嘱托,推动香产业转型壮大。汉口制香厂培育和孵化了大批制香企业,目前达埔镇拥有制香企业超过300家,其中规模较大者达54家,汇聚了超过3万名从业人员,共同编织了一幅香产业蓬勃发展的壮丽画卷。全产业链产值已突破百亿元大关,彰显了达埔镇作为“中国香都”的非凡实力。
在中国香文化博物馆,队员们通过观赏丰富的展品和解说员的生动讲解,较好了解了永春香文化的历史脉络和技艺传承以及永春“中国香都”荣誉称号的来源。彬达香创意文化园以“一脉香传”香文化为主题,以永春香史、传统工艺、香文化艺术贯穿全园,向队员们充分展示了永春传统香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
·药香之旅,九制熟地养生文化绽光彩
实践队接着前往前峰村九制熟地文创园,在非遗传承人张文筑的带领下,参观了九制熟地的制作全程。从精选原料到历经“九制九蒸九晒”的复杂工序,每一步都透露出匠人的心血与智慧。队员们不仅深入了解永春县九制熟地的历史渊源、传统制作工艺、药用价值,感受到九制熟地所承载的深厚匠人情怀,还深刻感受到了永春县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和非遗产业的蓬勃发展。
·侨乡情怀,乡建道路谱新篇
实践队还前往蓬莱村,见证了醋产业、芦柑产业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的繁荣景象,沉浸于浓厚的侨乡文化氛围。踏入尤扬祖事迹展馆,仿佛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引领着队员们深入了解这位杰出爱国侨领的光辉人生。他的一生,是无数海外游子心系家国、回馈桑梓的生动写照。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历史的实物,将尤扬祖先生从贫寒少年到成功商人的奋斗历程,再到他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热心公益事业的感人事迹,一一展现在调研队成员面前。尤扬祖先生不仅在家乡种植芦柑、投资老醋厂、兴建学校,为乡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更在精神上树立了爱国奉献的典范。蓬莱村围绕侨领之乡、芦柑之源、老醋之父,全力打造水美蓬莱、文美蓬莱、富美蓬莱的乡村发展思路,充分展现了当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创新实践。
通过对达埔镇的实地调研,乡约永春实践队深刻感受到达埔镇香文化、中药养生文化的历史韵味,亲眼见证了其旅游资源与乡村文明建设交相辉映的蓬勃态势。达埔镇香产业的繁荣兴旺、中药养生文化的匠心独运,不仅承载着岁月的温度,更成为激活乡村发展的新引擎,合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依托达埔镇丰富的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聚焦研学旅游领域,未来将精心打造一系列文化体验项目,广泛传播与深度体验香文化、中药养生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华侨精神的深远影响,共创乡村振兴事业的新辉煌。
(“乡约永春”实践队 朱晴 卢佳宝 通讯员 赖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