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永春: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者: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布时间:2024-07-15浏览次数:13

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山区乡村全面振兴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在威尼斯87978797乡村振兴研究院永春分院副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吴琳萍永春乡村振兴促进会常务会长的带领下,乡约永春实践队于7月8-10日深入永春县苏坑镇生态茶园、永春水生态文明馆等地开展实地调研访谈活动。

流域综合治理,建设水域生态文明

实践队首先来到永春县水生态文明馆,在县河长办主任张少堃和原水利局局长郑双伟的带领指导下,队员们全面了解永春县水域治理的发展历程及以桃溪流域为例的创新性治理措施与成效据悉,永春县围绕“乡愁故里、生态桃源、美丽永春”建设目标,依托河长制平台,全面实施综合治水,为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城市提质以及打响“有一种生活叫永春”的区域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流域综合治理不仅强化了生态系统的韧性,更为沿岸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彰显了水生态治理的深远影响与价值。


在桃城镇南星社区,实践队见证了综合治水策略下社区面貌的华丽蜕变昔日水质堪忧的南星溪,通过拆除旱厕、禽舍、治水、治污等一系列综合治理,如今已蜕变成为活水环绕、古厝映水、鱼虾欢腾的溪谷公园。社区还开发旅游资源流转古厝18座,创办香道馆、陶艺吧、咖啡馆、民宿、体验馆、知青驿站,永春厨房等利用夜景灯光演示,传播南星南宋三朝丞相留正故里文化永春通往南安古驿道乡愁故里文化传承不仅让南星社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兴旺和可持续发展。

融合促进种植业发展升级

近年来,永春县发挥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环境优势,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打好农旅融合“底子”,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特色农业的激情。依托自然环境优势,苏坑镇洋坪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佛手茶种植、加工产业,注重区域品牌培育与建设。走进洋坪生态茶园,放眼望去,一行行错落有致的佛手茶树遍布茶山。在茶叶集中加工区,非遗传承人张永贵带领实践队了解苏坑佛手茶起源与发展,观察摇青、捻揉、烘焙、晾干等制作过程。在此过程中,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佛手茶产业的独特魅力,也领悟到了苏坑镇通过发展佛手茶产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

在湖洋镇,通过与满堂红家庭农场主、资深芦柑种植专家郑国端的深入交流,队员们对永春芦柑的绿色生态种植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不仅展现了芦柑产业在生态可持续道路上的坚定步伐,也传递了乡村种植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

乡贤返乡,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实践队前往“礼遇咏春”创业园及海峡花卉文旅产业园进行调研。“礼遇咏春”创业园,这里不仅是青年创业者的聚集地,更是永春非遗文化与现代创业精神交融的璀璨舞台。该园区生动展现了青年创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紧密的内在联系,凸显了人才作为乡村振兴核心驱动力的关键作用。实践队还参观了海峡花卉文旅产业园,据董事长郑泽新介绍,该产业园集花卉、文旅等为一体,依托乡贤产业基础和当地花卉苗木种植优势,带动了乡镇就业和经济发展。通过实地探访,队员们不仅见证了永春青年的回乡创业的情怀,也深刻体会到年轻一代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和无限潜力。

通过对永春特色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实践队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中至关重要,而人才振兴、产业兴旺则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实基础。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掘永春的特色产业生态资源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乡约永春实践队 朱晴 张金涵 黄雅沁 王婉红  通讯员 赖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