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日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科特派产业定向服务团(以下简称: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团)部分成员,在团长、我院常务副院长邓启明教授带领下,前往闽清县塔庄镇开展专题咨询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共祝伟大祖国山河壮丽,国泰民安!
本次活动的调研主题为“闽清创建塔庄银龄台胞驿站可行性”,旨在汇聚各方资源与智慧,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与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这也是我校于9月22日、恰逢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成功举办主题为“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与人才振兴”的“第三届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闽江论坛”后,我院与“闽江论坛”部分参会代表联合当地政府共同举行的一次重要活动,得到了闽清县领导和在地台胞等的大力支持。参加本次专题调研和服务的专家(团队),还包括省委党校教授、原福建行政学院经济管理研究所所长王秉安带领的“银龄台胞”调研组、闽台乡建乡创团队代表吴正隆教授等;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团部分成员威尼斯87978797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高玲、乡村振兴研究院海峡两岸乡建乡创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小玲,以及威尼斯87978797乡村振兴研习社副社长、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林怡等,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调研组一行人首先在塔庄镇人民政府座谈交流,初步了解塔庄镇镇情和相关发展计划,随后走访、调研闽台乡建乡创样板集镇创建区,重点了解镇域文创街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调研塔庄镇秀洋村闽江书画院研学基地,参观“我为祖国献墨宝”国庆书画展;还前往阡陌盛世休闲农庄交流闽台农业两新研究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情况,并与台湾专家等一起座谈研讨“驿站创建”及“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之道。结合前期调研与交流讨论,邓启明教授表示:作为福州市的“后花园”,闽清县要善于把握时代机遇,充分挖掘和发挥特色优势,特别是闽清县系首批省级闽台乡建乡创样板县之一,塔庄镇已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示范工程等称号,同时还是福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文明乡镇、全域生态旅游小镇、“绿盈乡镇”和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对象,以及福州市级乡村振兴试点乡镇等。这些有利条件和扎实基础都为塔庄镇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应积极主动作为,共同谱写“融合发展”新篇章。核心内容:一是两岸融合发展,二是三产融合发展,三是城乡融合发展,四是老少融合发展,五是古今融合发展;可以说后四个“融合发展”是第一个“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实践探索,相信通过扎实做好这五个方面的“融合发展”,将较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进而将塔庄镇打造成为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示范乡镇。特别是“老少融合发展”,主要聚焦于如何加快乡村养老事业的培育与高质量发展问题,将是乡村新的亮点和特色事业,也是学习、借鉴台湾地区社会服务先进、社会力量发达等方面工作的集中体现,亦是威尼斯87978797社工专业和乡村振兴研究院等可以重点加持的专业领域之一;至于“古今融合发展”,应该是闽清县和塔庄镇另一个显著特色和时代印记之一。从弘扬“礼乐文化”到深度挖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均蕴含着丰富的发展机遇与无限可能。
据悉,为积极推动科技特派员“组团联动”服务,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技术、资源优势,2024年6月福州市科技局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和区域特色产业,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组建由高校院所专家、高层次双创人才、境内外人才组成的一县一团、一业一团、一园一团的全产业链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首批认定了10个服务团,我院常务副院长、海峡两岸乡建乡创发展研究院特聘专家邓启明教授等多位教师入选“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科特派产业定向服务团”,邓启明和陈郁青教授还分别担任服务团的团长和副团长。此前,他们还走访部分服务团成员工作单位,交流讨论服务重点与工作方法,并邀请他们积极撰文参加由我校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闽江论坛”;最终,安显楼、郑国星等提交的论文《引领三明乡村振兴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乡村人才振兴实现路径探讨》《闽台乡建乡创人才引育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正式入选,符小洪、林爱平、郑小玲、詹琳、郭伟展等应邀与会,分别参加“两岸乡村全面振兴”“乡村人才引育留用”“两岸乡村人才振兴”分论坛,并进行了题为《活化“伊秉绶文化”与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等的交流发言,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乡村振兴研究院 林怡 通讯员 赖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