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我院召开2024年度院务会,副校长、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陈兴明,院务委员会成员、各研究中心(团队)及永春分院负责人参加会议,乡村振兴研习社学生代表旁听会议。会议围绕一年来各研究中心的工作进展与2025年计划、研究院年度总结与未来工作思路等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
会上,各研究中心负责人依次交流汇报。乡村旅游与休闲康养研究中心主任潘辉表示,中心紧密结合福州市和全省乡村旅游发展需求与趋势,有组织地进行理论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助力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培育与申报,推动乡村旅游与休闲康养领域发展创新与人才培养。法学院副院长、乡村治理和组织振兴研究中心主任苏礼和表示,研究中心将聚焦乡村治理中的党建引领及多元协同机制等主题展开深入探究,同时扩大乡村治理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研究,助力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我院永春分院副院长吴琳萍表示,将继续组队服务和推动永春县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实地调研与具体服务,积极联系两岸相关机构与社会组织,共同举办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论坛,努力探讨永台现代农业合作的新路径,促进农业技术、经营管理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互鉴,推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村创建。其他负责人也就各自研究进展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情况进行介绍和展望。
常务副院长邓启明报告了研究院2024年度在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学科建设、承担科研项目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及2025年工作计划,认为研究院目前仍突出存在专业人员缺乏、人才服务与引进不到位、各团队研究特色不明显和影响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新的一年,研究院将以乡村振兴研究院大楼正式启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与服务,积极组织申报高级别科研课题,加强科研项目研究与成果应用,深化校地合作与项目策划,扩大学术交流与合作往来,强化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推动研究院持续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与应用型大学建设贡献更多力量。院务委员会副主任杨广青及其他成员和师生代表还分别就如何支持和鼓励在校师生深入开展田野调查与专题研究、如何借助学科专业与优势为乡村全面发展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持、乡村振兴如何与“三创”教育及硕士学位点建设相融合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诸多可行性意见。
陈兴明副校长对研究院和各研究中心过去一年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对下一步发展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进行差异化发展,进一步凝练乡村振兴研究院的研究方向与特色,精准聚焦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关键节点与数字乡村和闽台乡建乡创合作等创新领域,逐步树立具有闽院特色和影响力的研究品牌;二是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同步推进,要多进行相关案例研究,通过撰写案例研究报告并汇编成集,为理论研究提供鲜活且详实的实践素材,又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与可行模式;三是要加强研究团队间的沟通协作、知识共享与技术互补,充分发挥跨学科研究的协同创新优势,突显乡村振兴研究中的特色与亮点,全面提升科研水平与成果转化能力,扎实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发展建设;四是要积极准备和申报乡村振兴方面省级社科研究基地,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研究院学术影响力与社会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与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
会前,全体参会人员一起参观考察了即将交付使用的乡村振兴研究院大楼并就如何更好开展乡村振兴的多维度研究与服务而合理规划内部空间布局提出初步想法,让大楼的设施与研究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不同学科与专业领域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加快提升整体研究水平与影响力,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更坚实有力的科研支撑与人才保障。
(乡村振兴研究院 通讯员 赖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