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我院常务副院长、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简称: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团)团长邓启明教授一行前往闽清县开展乡土文化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专题调研,并参加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团工作年会。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团副团长、我院乡村建设与生态宜居研究中心陈郁青教授,乡村治理与组织振兴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宜君副教授等参与此次活动。
在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团副团长许国发带领下,调研组一行首先前往闽清县池园镇了解闽清经济开发区综合提升规划及近期的发展建设情况,参观了东南瓷都、隔兜村党建馆及1990农创园,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会回顾、总结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团成立以来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探讨了2025年发展服务方向,进一步加强了科技特派员之间及其与政府、高校、企业间的沟通与协作。座谈指出,未来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团可以借鉴平潭、永春等地相关实践探索经验,以数字乡村、乡村治理、闽台乡建乡创合作等方向为切入点,群策群力整合并共享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共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携手打造闽清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及乡村振兴示范县、闽台乡建乡创样板集镇;同时发挥各自专长,找准服务团功能定位,形成工作清单,加快隔兜村1990农创园发展,及时总结经验反馈相关乡村。
据悉,当前闽清经济开发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打造“东南瓷都”为目标,以建设闽清现代陶瓷产业新城为载体,以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动力,以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省级开发区建设为抓手,通过完善一二三产业布局,加快探索“工农商旅”融合发展模式,全面推进工业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调研组还参观了闽清陶瓷馆,了解并体验闽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闽清陶瓷制作工艺。据介绍,“东南瓷都”已经成为中国陶瓷的一个重要产区,旨在推动闽清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产业发展竞合力、持续力、影响力,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打造现代陶瓷产业发展新高地。目前,闽清县已成功申请“闽清陶瓷”及“闽清青白瓷”2个国家地理商标,正在组织闽清龙窑柴烧技艺、闽清草木灰釉传统制作技艺、闽清瓷画、闽清陶瓷彩绘技艺、闽清池园陶瓷制作工艺及义窑青白瓷传统手工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90农创园”则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1990年来到池园镇隔兜村调研指导工作为背景,并以产业发展为导向,通过党建引领和业态培育,积极探索“村集体+企业科技特派员+村民”的合作发展新模式;尤其是依托当地优越的农田资源、人文历史、党建文化等,以“米袋子 + 菜篮子”为基础,打造集稻田风光+ 蔬菜采摘 + 研学教育于一体的农创园。
此次调研进一步明确了我院和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团后续工作开展的可行方式与主要方向,将为进一步推进政产学研协同更好服务福州美丽乡村及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奠定基础。
(乡村振兴研究院 曾彬彬 通讯员 赖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