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问计乡村全面振兴与对台合作

——“寻根筑梦、闽韵流传”实践队走进新琼村

发布者: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布时间:2025-02-14浏览次数:13

       近日我院等组织的“寻根筑梦、闽韵流传”寒假社会实践队持续走访海丝源头永春县相关乡村与台农台企。211日,实践队小伙伴们携手走进了达埔镇的新琼村并与村书记潘文兵进行较深入座谈交流。这个曾经的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如今已蜕变成为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在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及产业发展和对台合作等方面实现了巨大突破,也是当地2024年获批的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核心区。

  座谈期间,实践队瞭解到,十几年前的新琼村面临基础条件差、产业发展落后、集体经济薄弱、村民增收困难等现实困境。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村两委班子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推动了一系列创新做法:

  一是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与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千村整治”、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环境整治,完成4.8万平方米裸房装修,省道沿线绿化、亮化工程,建成溪滨公园、山顶健身公园等15个人居环境项目,同时推进幸福院提升、安全饮水工程、环村自然角落路面硬化等项目,加大民生基础设施的提升,打造清新、美丽、幸福的家园。

  二是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针对耕地不足且碎片化的现状,新琼村另辟蹊径,于2020年投资3000万元创办村委会全资控股的村集体企业——泉州强民香业有限公司,购置 13.8 亩工业用地建设标准厂房。目前,三幢共计13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建成投入使用,公司积极开展香料种植、加工及乡村振兴品牌塑造工作,并推行 “强村带弱村、抱团共振兴”的发展理念,带动周边11个村共同发展,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了共同富裕。

       三是逐步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2023年,村集体种植1万株奇楠沉香,免费向每户村民发放5株,共计7000株,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2024年,村集体在九空芦柑场种植2万株奇楠沉香,并计划五年内村集体种植500亩共计10万株。未来,新琼村将以村集体企业泉州强民香业有限公司为经营主体,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面向全国推出乡村振兴系列产品,增加村集体收入,创造乡村振兴品牌效应。

  四是打造闽台农业人才孵化中心,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援。新琼村建设叙柑园果业永春县闽台农业人才交流中心,打造集技术培训、创业辅导、人才交流、高校研学为一体的乡村人才孵化综合体。同时,聘请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开展香料、中草药种植、芦柑培育等15场农业技术培训,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闽台文化交流。

  如今,新琼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目前已建成30亩新琼小学、溪滨公园、篮球场等并投入使用。依托永春香都大道占地30亩的现代化社区——琼美社区一期已完工,180多户村民顺利入住,二期也正在投入建设当中。为解决村集体收入不稳定,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由新琼村村委会全资控股的泉州强民香业有限公司,在永春香都二期投入建设,其中周围达德、光烈等9个收入薄弱村投资入股,以“强村带弱村”模式,实现合作共赢。

  据潘书记介绍,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预计可增加500个以上村民就业岗位,村财收入增加超100万元。在潘书记带领下,实践队还深入永春叙柑园当面采访台胞苏轩仪总经理,较具体感受台青台农在大陆发展创业及闽台现代农业合作基本情况,特别是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发展创建路径。新琼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注重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本村实际创新发展模式,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还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其成功实践充分展现了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

  新琼村的实践让实践队员深刻感悟到,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需要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只有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才能让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实践队师生也将进一步学习、更好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意见》,助力永春县加快构建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研究院  潘雅丽 兰子馨  通讯员 赖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