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浙江大学校友总会乡村振兴分会2025年年会暨第二届浙江大学校友乡村振兴论坛在紫金港校区举行。大会审议通过了乡村振兴分会副会长、副秘书长及理事增补名单,公布了首批“双百计划”评选结果,聘任了76位校友为“浙江大学校友乡村振兴专家”;童芍素、喻景权为12个校友乡村振兴示范案例代表颁发铭牌,张美凤、魏力晓为21个校友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代表颁发铭牌。代表们还分别参加了三场专题座谈会,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实践”“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AI赋能乡村振兴”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我院常务副院长、海峡两岸乡建乡创发展研究院特聘专家、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邓启明博士,入选首批“浙江大学校友乡村振兴专家”,并在座谈会上交流分享了研究院发展建设成果,邀请代表们撰文参加我校主办、主题为“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与文化振兴”的“第四届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闽江论坛”。
大会邀请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求是特聘教授、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黄祖辉和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陈文智作主旨报告,托普智慧农业重点企业研究院院长朱旭华校友和乡立方集团联合创始人、首席战略官莫问剑校友作主题分享。黄祖辉聚焦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系统介绍了我国城乡融合的基本方略与现状,从宏观、微观与制度的视域观察解读城乡发展状态,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可行路径;陈文智从近期大热的DeepSeek出发,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历史,DeepSeek大模型的创新性突破与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探索,同时分享了浙江大学在“AI+教育”领域作出的部署与实践。朱旭华校友以“农业AI第一股”托普云农的发展为案例,分析了智慧农业的应用场景与发展前景;莫问剑校友针对“打造美丽乡村”这一问题,结合生动实践,总结归纳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八把金钥匙”。
浙江省政协原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周国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孔祥有,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校友总会乡村振兴分会会长应义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农业生命环境学部主任、浙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景权,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浙江大学党委原副书记童芍素,浙江省第十四届人大民族宗教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林天宁,浙江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发展联络顾问张美凤等出席会议。
大会还举行“特别贡献奖”颁奖仪式,感谢由黄海燕校友担任创始合伙人的杭州沨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捐资设立“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黄海燕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为宣传展示校友在乡村振兴中的优秀成果与经验,促进交流互鉴,还组织编印了《浙江大学校友乡村振兴优秀案例(首批)》,并与《新农村》杂志合作推出乡村振兴专刊,专题报道乡村振兴分会工作及相关成果。
(乡村振兴研究院 兰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