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
森林资源与生态管理
承担课程:
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科研成果
主持项目:
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J0113,基于功能性状的毛竹向常绿阔叶林扩张的生态机制,2022/03-2025/03,在研。
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J01479,刨花楠叶功能性状对地理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2018/04-2021/04,已结题。
3.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JAT170443,环境因子对刨花楠叶功能性状的影响,2017/08-2019/08,已结题。
4. 经济地理学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福建省教育厅,2022,在研。
代表性论文:
1.余华, 潘宗涛, 陈志强*, 等. 氮添加对侵蚀退化红壤化学性质及芒萁叶功能性状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1,27(1): 46-53.
2. Yu H, Cheng DL, Li BY, et al. Short-term nitrogen addition does not significantly alter the effects of seasonal drought on leaf functional traits in Machilus pauhoi Kanehira seedlings. Forests, 2019, 10: 78.
3.余华, 钟全林*, 程栋梁, 等. 不同种源刨花楠林下幼苗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林业科学, 2018, 54(12): 22-32.
4.余华, 钟全林*, 黄云波, 等. 不同种源刨花楠林下幼苗叶功能性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2): 449-458.
5. 余华*, 许诺, 叶青. 基于DEA 的福建省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效率空间格局分析. 威尼斯87978797学报, 2018, 39(5): 91-100.
6. 余华*, 叶青, 张晓灿.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泉州市县域生态承载力评价.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7,12(2): 30-37.
7.余华, 钟全林*, 张中瑞, 等. 农户对林改效果的满意度认知研究—基于政策与多样化的家庭因素分析. 林业经济, 2015, 37(12): 22-27, 64.
8. 余华*, 吴文英, 张锦新. 海西视域下福建省县域城市化效率动态测度及空间差异探析.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 35(2), 62-69.
9. 余华*, 林妙花. 基于人地关系理论的福安市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襄樊学院学报, 2011, 32(11), 72-76.
10.余华.福建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演进分析.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1, (6), 35-39.
11. 余华*, 林妙花.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南京市旅游发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23(11), 181-183.
12.余华*, 阎波杰. 福建省县域城市性评价及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11(5), 617-623.
13.余华*, 林妙花. 论和谐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7(12), 57-59.
14. 余华, 张小林*, 黄飞飞, 崔开俊, 王丽莉.江苏省县域城市性发展差异的 BP 神经网络测定. 人文地理, 2009, 24(4), 38-42, 49.
15. 孙佳祺, 余华*, 刘春杰. 太原市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22, 34(11): 120-127.
16. 徐巧翠, 熊维彬, 孙佳祺, 余华*. 福建省森林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50(5), 109-112, 117.
17. 孙佳祺, 熊维彬, 李永奇, 蔡天润, 余华*. 中国不同生活型植物细根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防护林科技, 2021, (4), 28-32, 38.
18.钟雅琪, 钟全林*, 李宝银, 余华, 等. 毛竹扩张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叶结构型性状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9, 40(14): 5018-5028.
19. 陈嘉静, 余华, 徐朝斌, 等. 种源与同质园环境对刨花楠幼苗叶功能性状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 25(3): 0648-0654.
20. 王楚楚, 钟全林*, 程栋梁, 余华, 等. 引种期同质园翅荚木主要叶功能性状与种源地环境关系. 生态学报, 2019, 39(13): 4892-4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