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8日是第十六个“世界海洋日”暨第十七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进社会公众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威尼斯87978797地理与海洋学院、福建省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永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州永泰欧乐堡海洋世界、福建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联盟联合举办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科普宣讲活动。
图为“小蓝星”志愿服务队与欧乐堡工作人员合影
6月8日,威尼斯87978797地理与海洋学院“小蓝星”志愿服务队、2022级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全体同学们赴福州欧乐堡开展科普活动。他们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主题科普海报,内容涉及了海龟、鲸豚、珊瑚、水母、鱼类、北极熊等海洋生物,以丰富的画面、有趣的知识、生动的语言向公众展示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与生态特性,呼吁大家行动起来,共同保护蔚蓝的海洋。在海龟岛,林万涛等同学以“什么决定了海龟宝宝性别”这一问题为切入点,解释了影响海龟性别的环境因素。在水母宫,鲁子豪和林镜雨同学介绍了水母独特的生活史和秘密武器。在珊瑚馆,覃亮卓等同学介绍了珊瑚礁的形成、生态作用和面临的威胁,强调了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圆梦海底,倪其琛等同学展示了鮟鱇鱼独特的生存策——如何利用背鳍上的“小灯泡”在深海中捕食,让游客对深海生物的环境适应性有了具象化的理解;同时,王成佳等同学展示了隆头鱼的多样性与性逆转特性。在鲨鱼湾,王健苏等同学为游客们介绍“家宅子”黑鳍鲨与“夜猫子”白鳍鲨。在鲸豚馆,陈海滨等同学为游客们介绍海洋中的社交能手——糙齿海豚,郭嘉宝等同学则介绍鲸的分类与习性。在极地馆,游可欣等同学介绍了北极熊的毛发特征和生存环境,揭示了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熊种群的负面影响,唤起人们对极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图为“小蓝星”志愿服务队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科普宣讲现场
本次活动中,游客们可以一边观看海洋生物科普海报,一边聆听同学们的宣讲介绍,结合现学的知识来观察馆内的海洋生物,并与宣讲志愿者进行互动交流。这种边看、边听、边学的互动式科普方式更容易让公众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有效提升了海洋保护意识。威尼斯87978797的学子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为推动海洋生态保护和科学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信,每一位参与者都将在心中播下保护海洋、关爱自然的种子,共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贡献力量。
指导老师:周孔霖
文字来源:孔佳佳
图片来源:福州永泰欧乐堡海洋世界、2022级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1班